海大六名女生参加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中文赛 上演现实版“律政俏佳人”-pg麻将胡了模拟器

    更新时间:2024-09-06 07:02  

从左至右为林乔薇、朱丽丫、李沂、丁忆寒、杨恺伊、伍思锦。


开学季,驻青高校学子重返校园,元气拉满。在中国海洋大学,又有捷报传来——由李沂、丁忆寒、杨恺伊、伍思锦、林乔薇和朱丽丫六名女生组成的中国海洋大学代表队,在不久前结束的2024年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竞赛国际赛决赛中,凭借出色的法律素养和庭辩技巧斩获“六强”,这是海大学子首次晋级该赛事的国际赛,体现了学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的硬核实力。

新手闯关“死磕”到底

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中文赛(以下简称“icc中文赛”)由国际刑事法院、荷兰莱顿大学法学院以及中国国际法促进中心联合举办,是国际刑事法院“全球青年学术计划”的一部分,旨在通过模拟法庭的形式加深学生们对国际刑法和国际刑事正义的理解,培养未来的国际法律人才。

该比赛2013年首次举办,吸引了来自中国各地区的青年学生参与,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模拟法庭比赛之一,也是唯一以中文进行的国际法模拟法庭赛事。比赛要求参赛队伍需要就某一赛题同时提交检方、辩方和被害人三方的书状,通过严格的书状评审后,晋级的队伍将进入庭辩环节,在两轮正式庭辩中直面法官的提问。

“大一时,我还有点‘自闭’呢。”海大法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李沂是本次参赛队伍的队长,如果看到她赛场上的从容自如,很难想象她也曾宁愿“坐在角落为别人鼓掌”。李沂坦言,是参赛让她成长蜕变。最初,她经历过费尽心思撰写的“新手”文书被写满红色批注的尴尬,自己还曾偷偷抹眼泪。但和学长学姐、队友交流后,她又会努力平复心情,投入备战。生日当天,她的“庆祝”方式是和队友为文书奋战;小年夜、除夕夜,万家灯火点亮团聚时刻,她和队友忙着提交文书……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李沂选择和队友——法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丁忆寒、杨恺伊、伍思锦,2022级本科生林乔薇、朱丽丫并肩与比赛“死磕”到底。

“大心脏”逆风翻盘

2023年12月,icc中文赛组委会发布赛题及程序规则后,海大代表队开始了“漫漫求索路”。阅读相关法律材料、检索案例、讨论赛题、准备文书……临近期末考试,繁重的专业课复习任务和作业让她们只能在紧张的学习和比赛中寻找平衡点。本以为提交书状后,她们可以暂时松一口气。可今年比赛书状格式要求比往年更严苛,书状分数公布后,团队成绩排名倒数。但六名女孩没有一蹶不振,反而越挫越勇,寒假时放弃休息,积极讨论备战攻略。

前期准备过程中的参考资料大多是英文稿,进入庭辩环节,怎样用中文流畅转译也需要做大量繁杂的准备工作。在庭辩场上,充当辩护者的队员要想方设法占据案情优势,引导法官更重视自己这一方的陈述。这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心理素质也极为重要。

为了缓解紧张心情,充当庭辩角色的杨恺伊选择了以稳为主的策略,“无论法官问什么问题,我都尽量稳定发挥,这也是我们和其他选手最明显的区别。”最终,她们凭借出色表现,成功实现了逆风翻盘,顺利突围循环赛、挺进淘汰赛,最终以优异成绩荣获全国一等奖、最佳庭辩奖。丁忆寒、杨恺伊还分别获得最佳检方律师庭辩奖、最佳辩方律师庭辩奖。

团队力量成就彼此

凭借在全国赛出色的发挥,海大代表队成功拿到了今年7月通往荷兰海牙国际赛的入场券。面对如云强手,六名女孩继续稳扎稳打,在决赛中获得“六强”的好成绩。

回忆参赛过程,女孩们使用最多的“主语”不是自己或某个人,而是“我们团队”。“比赛前我怕临场发挥不好,那我就太自责了。”伍思锦说,站上赛场自己最终能镇定自若、条分缕析地回答法官提问,是队友的团结互助给她吃下了“定心丸”。“宣布比赛结果,我们听到团队名字时,尖叫着拥抱在一起,深切感受到一种集体荣誉感。”伍思锦说,团队就像一个大家庭,能逆风翻盘是大家共担风雨、共沐阳光的结果。朱丽丫则说,坚持到最后就会发现,正因为有永不言弃的队友一路同行,她们就有足够的勇气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团队指导老师王倩云、贾占旭是女孩心中的“隐形大佬”。比赛期间,他们甘居幕后,却如“定海神针”给出专业指导,他们春风化雨般的鼓励和提点是队员们站在台上最大的底气。

谈及下一步打算,女孩们说,她们希望继续以热爱为航标,以努力为船桨,勇敢地遨游在法律世界的波澜壮阔中,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海大法律人的风采,为国际社会带去更多的法治智慧和中国声音。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张琰 通讯员 左伟


责任编辑:苏静
网站地图